來源:i黑馬 作者:董燾
中國古代有說法,一個甲子六十年被稱為一元,三個甲子一百八十年被稱作三元,每二十年為一運,總共九運。古代人相信,每二十年各有不同的星運,影響到人事流轉。所以沒有永遠的風水寶地、也沒有永遠不變的模式和方法。
1865:開啟最輝煌的兩個甲子
1865年的諾基亞還是芬蘭和俄羅斯帝國交界處的一家造紙廠,採礦工程師弗雷德里克·艾德斯坦把從北歐濃郁的黑森林裡拖出來的樹木做成原材料生產木漿和紙板。這在當時算是高科技。後來它製造過膠鞋、輪胎、等等看起來和今天毫不相干的東西。但是,在1922年,還是一家芬蘭橡膠加工廠的諾基亞購買了芬蘭電纜廠的大部分股份。這在當時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尤其在芬蘭這樣一個保守而追求傳統的國家。不管怎樣,這次收購,在諾基亞建立一甲子的時候,幫助諾基亞奠定了未來60年電纜和電信業的根基:這家被收購的芬蘭電纜廠始創於1912年,位於赫爾辛基中心.隨著人們對電力運輸、電報電話網絡需求的日益增加,電纜需求量也隨之激增.起初工廠員工僅有幾個人,但工廠發展迅速。二戰開始以後,這家電纜廠開始和蘇聯進行貿易,60年代又開始轉而對西方國家出口,而且貿易額迅速增加,為諾基亞日後的發展奠定了雄厚的經濟基礎、也為諾基價在下一個甲子開啟電信行業的大門,立下汗馬功勞。
其實,直到1960年,時任總裁的Bjorn Westerlund才把目光投注到電信行業,那時候電信業才剛剛起步,而諾基亞的其他部門依賴冷戰的貿易封鎖也賺了不少的錢。不過在冷戰結束後,其他產業部門就已經喪失了技術上的領先和政治上的優勢開始了不可逆轉的萎縮,這種萎縮持續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諾基亞差點因為涉及產業過多而瀕臨破產。並最終迫使90年代中期當時的諾基亞總裁以及高層果斷地將其他所有產業捨棄,並拆分了傳統產業,只保留下諾基亞電子部門,將其他所有傳統產業出售,諾基亞集團開始兩年的分裂,這種分裂是如此的黑暗和痛苦,以至於當時有人把它和芬蘭那漫長而寒冷的冬天相提並論。此刻的諾基亞已經作出了自己歷史上最重要的戰略抉擇,他把自己交給了這個動盪而革命的時代,讓市場來做出選擇。市場還是眷顧諾基亞的,這次分割把諾基亞一舉送入電信時代,並自1996年以來,諾基亞連續15年佔據市場份額第一,開啟了一個輝煌的20年的大運,直到2011年。
2007:Ovi
這充滿了光榮與夢想的15年,不只是諾基亞的15年,也是電信行業的15年。在全球範圍內出現的以運營商+手機廠商雙核驅動的電信行業商務模式,所向披靡。沃達豐、AT&T、法國電信、Orange、T-Mpbile、TIM、墨西哥電信、中國移動、台灣中華傳訊、印度電信,在2007年巔峰之時,估值全部超過千億美金!甚至「日進斗金」都不足以來形容當日電信帝國之盛。在2007年,諾基亞以81億美元收購數碼地圖提供商Navteq Corp。,諾基亞為在基於位置服務領域站穩腳跟而進行的迄今最大規模的收購,次月諾基亞宣佈從以移動終端為主的公司轉型為互聯網公司,同時發佈了全新的互聯網服務品牌「Ovi」,「Ovi」在芬蘭語中是「門」的意思。此時的諾基亞風光無限,牢牢佔據市場第一的寶座,是聚光燈下的主角。
所謂否極泰來,福兮禍所依。在2007年,還有一個小小的萌芽破土而出,那就是2007年6月29日在美國上市的iPhone。當時輿論對與iPhone的評價遠沒有今天這麼熱情,「軟件跑的慢」「愚蠢的設計」「待機時間短」「信號差」。整個行業除了嘲笑和諷刺,股票市場也對這種面對運營商幾乎全封閉的手機製造模式報以猛烈的反擊。但是同時另一個讓我們耳熟能詳的數據就是,從2007年蘋果手機發售開始,蘋果股票漲了63倍。
在2007年的另一個標誌性的事件是在2007年的11月,Google與84家硬件製造商、軟件開發商及電信營運商組建開放手機聯盟共同研發改良Android系統。隨後Google以Apache開源許可證的授權方式,發佈了Android的源代碼。到了2012年,安卓在美國佔據超過50%市場份額,在歐洲佔據超過70市場份額,在中國佔據超過80%市場份額。
至於為什麼這兩股決定性的力量會選擇在2007年出現,並徹底改變世界的模樣,我不得而知。諾基亞發佈的互聯網服務新品牌「Ovi」取義芬蘭語中「門」的意思,也許諾基亞已經看到了這扇門打開之後裡面是什麼東西。他也的確收購了Navteq Corp。但,正在行20年大運的諾基亞,日子過的實在是太完美了,以至於它固守塞班、搞死了meego、錯過了安卓、還糾纏於WP。錯過了太多的機會。如今天道難違,無論你曾經是多麼的強大。
2013:轉型
微軟剛剛宣佈收購諾基亞,以71.7億美金的價格,已經如漣漪四散。距離諾基亞2011年市場份額第一,這收購才不到兩年。這價格甚至不及07年諾基亞收購Navteq Corp的價格。但這就是全球產業轉型的一個縮影。曾經那些電信產業鏈當仁不讓的王者,被新興應用和創新終端繼續擠壓。運營商嘗試通過管道掌控力重塑產業鏈價值,終端廠商嘗試拓展思路重新上路。
這給我們國內廣義上的電信產業包括互聯網行業敲醒了警鐘。國內產業變局已在震動邊緣,中國移動搶跑4G、革新飛信試圖後發先至、中國聯通聯手微信借力打力、中國電信推出「易信」與「應用工廠」,一手突防個人市場,一手進軍企業市場。而各路手機廠商紛紛嘗試硬件創新、曾經改革風氣之先的深圳在20年後重新成為軟硬結合的創新之地。雷軍20年後再次帶著小米手機剛剛估值100億美金,正要打算成為中國的蘋果。這些人事流轉和命運變換,真的讓人感嘆造物主的力量。可是還有多少企業躺在昔日的輝煌中美夢?還有多少領導者拘泥於傳統和經驗?當我們看到諾基亞如此輝煌的帝國,在歷史舞台上角色變換的速度是如此之快,除了時代和命運的力量,我們是否應該對古人說的天道循環,或者馬哲說客觀規律,都心存一絲敬畏?科技對人類社會的推動和發展都不會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在中國建國一甲子、互聯網和電信行業輝煌20年之後,我們是不是應該在低頭趕路之餘,抬頭看天?
因為,今天我們說的是諾基亞,明天我們討論的可能就是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