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e1si.html
因為他具備股票投資成功的一個最重要素質———反向思維。
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反向思索家。
可惜的是他沒有這個機會,因為他生在2500年前的中國,而股市和股票是400多年前西方的產物。
老子是「反動派」的鼻祖。
他在第40章中說「反者道之動」,把第一個字「反」和最後一個字「動」合起來,就是「反動」。
反動分子
中國在文化大革命時才大反特反,動輒給人套上「反動分子」的大帽子,而老子在2500年前就「反動」,封他為反動派鼻祖,不亦宜乎?
當然,老子的「反者道之動」,是說道是往相反的方向運轉的,反向是道的運行規律,跟近代指異議分子為「反動分子」無關。
這個「反」的道理,為一條線,貫穿了老子主義。
在戰國時代的百花齊放中,人人追求「有為」,他卻主張「無為」。
他說「為無為則無不治」(第3章)。
世人都貪得無厭,要「金玉滿堂」,他卻唱反調,說「禍莫大於不知足」第46章。
世人都要「為學日益」,他卻要「為道日損」,而且還要「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第48章)。
人人都要「堅強」,他卻主張「柔弱」,因為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第76章)。
人人都敬仰「勇敢」,他卻潑冷水,說「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第73章)人人都要「福」不要「禍」,他卻說「禍兮福之所倚,被兮禍之所憂」。
往相反方向思考
總之,他凡事都打破世俗的想法,往相反的方向去思考。
因為他比別人看得更深遠,更全面。
所以他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第2章)。
意思是說有「有」才有「無」,有「難」才有「易」,有「長」才能顯示「短」,有「高」才能襯托出「下」,「聲」和「音」要互相配合,「前」和「後」互相跟隨。
大部分的人只看到正面的有、難、長、高、聲、前,看不到反面的無、易、短、下、音和後。
作為一個反向思維者,假如老子投資股票,我敢肯定的話,他一定能在牛市中看到熊市一定會有一天出現。
同樣的,在熊市中,他一定會預測牛市總會到來。
蓋「牛兮熊之所倚,熊兮牛之所憂」。
沒有永遠的牛市,也沒有永遠的熊市。
牛熊交替出現,就好像白天與黑夜,月圓與月缺,春天與冬天交替出現那麼肯定。
股市幾百年來的發展,證明了這一點。
明白了這個道理,你才有可能養成反向思維的習慣。
你才會在大牛市中,克制貪念,趁高離場,在熊市中排除恐懼,趁低吸購。
能反向,才能在股市搏取厚利。
老子的徒子徒孫,如能繼承他的「反向」精神,必能成為股市常勝軍。
冷眼分享集
假如老子有機會投資股票,他一定是最成功的股票投資者。
因為他具備股票投資成功的一個最重要素質———反向思維。
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反向思索家。
可惜的是他沒有這個機會,因為他生在2500年前的中國,而股市和股票是400多年前西方的產物。
老子是「反動派」的鼻祖。
他在第40章中說「反者道之動」,把第一個字「反」和最後一個字「動」合起來,就是「反動」。
反動分子
中國在文化大革命時才大反特反,動輒給人套上「反動分子」的大帽子,而老子在2500年前就「反動」,封他為反動派鼻祖,不亦宜乎?
當然,老子的「反者道之動」,是說道是往相反的方向運轉的,反向是道的運行規律,跟近代指異議分子為「反動分子」無關。
這個「反」的道理,為一條線,貫穿了老子主義。
在戰國時代的百花齊放中,人人追求「有為」,他卻主張「無為」。
他說「為無為則無不治」(第3章)。
世人都貪得無厭,要「金玉滿堂」,他卻唱反調,說「禍莫大於不知足」第46章。
世人都要「為學日益」,他卻要「為道日損」,而且還要「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第48章)。
人人都要「堅強」,他卻主張「柔弱」,因為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第76章)。
人人都敬仰「勇敢」,他卻潑冷水,說「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第73章)人人都要「福」不要「禍」,他卻說「禍兮福之所倚,被兮禍之所憂」。
往相反方向思考
總之,他凡事都打破世俗的想法,往相反的方向去思考。
因為他比別人看得更深遠,更全面。
所以他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第2章)。
意思是說有「有」才有「無」,有「難」才有「易」,有「長」才能顯示「短」,有「高」才能襯托出「下」,「聲」和「音」要互相配合,「前」和「後」互相跟隨。
大部分的人只看到正面的有、難、長、高、聲、前,看不到反面的無、易、短、下、音和後。
作為一個反向思維者,假如老子投資股票,我敢肯定的話,他一定能在牛市中看到熊市一定會有一天出現。
同樣的,在熊市中,他一定會預測牛市總會到來。
蓋「牛兮熊之所倚,熊兮牛之所憂」。
沒有永遠的牛市,也沒有永遠的熊市。
牛熊交替出現,就好像白天與黑夜,月圓與月缺,春天與冬天交替出現那麼肯定。
股市幾百年來的發展,證明了這一點。
明白了這個道理,你才有可能養成反向思維的習慣。
你才會在大牛市中,克制貪念,趁高離場,在熊市中排除恐懼,趁低吸購。
能反向,才能在股市搏取厚利。
老子的徒子徒孫,如能繼承他的「反向」精神,必能成為股市常勝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