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RealBlog - Feed - 湯財文庫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29

模擬和數字(一) M群-官方發言人

$
0
0
http://xueqiu.com/9196968838/25040182
引:屌絲跟高帥富有什麼區別呢?我記得以前是這麼說的,吊死會告訴你這個手機是什麼級別的處理器,是第幾代,什麼工藝,納米級別的,屏幕是什麼樣的,製作工藝是什麼樣的,一個手機和另外一個手機是如此的清晰以至於你會認為是他做的,不過他攢個半年工資說不定能來一台配置不錯的htc,高帥富是什麼樣的呢?"老闆,來三台iphone"

發此文是應很多人要求,比如@sylvieluk 的要求,於是小編決定寫一寫群內最近熱議的一個價值判斷,模擬和數字。

說到這個問題可以說一下想必這裡有很多工科男例如小編當年的樣子,學過模電數電,知道模數轉換,不過因為當年學校儀器的問題小編通常經常用手動的方式來校準高低電平,要不然數電讀數不准。

這裡就要引發一個問題,其實就是說,模擬和數字的定義:模擬我們可以認為可以比較的,但是不能計數,的一切概念,用經濟學的屬於描述就是相對效用,而數字基本上簡單來說就是可以計數的,絕對效用。

但是這裡面要引申出一個概念,即使模擬的,也是可以分析的,而且可以用高等數學分析的,這不過是不那麼準確。

這破玩意有毛用?
有用,首先來說呢,模擬的來錢,數字的不來錢。因為模擬的他的定價會非常的隨意,蘋果的東西大多是模擬的,因此雖然配置跟其他電腦一樣,比如mac pro 13的配置其實就是i5什麼的,,當然說出來你可能覺得土了,但是mac本身是一個模擬很重的產品,那麼結果就是mac pro 13賣9000,acer i5賣3000。從股價上你們也能看到這是何種表現了。

為毛?
從經濟學的效用角度來解釋呢,因為你的效用本身是不能計數的,你只知道這個比那個效用高,買mac pro 13比acer i5要好,但是並不知道好多少。當然我說了,模擬是可以分析的,說以當年mac價格非常奇葩的時候銷量很少,現在回頭我問你如果iphon4賣2000$一個,還有人買麼?嗯,事實就是如此。

舉例:
基本面分析和技術面分析?誰是數字誰是模擬?
簡單來說,基本面分析和技術面分析都有數字和模擬的派別。
這個可能@Pune的碎片哥 不認同啊,不過不要緊,我來舉例,基本面分析的財務分析和dcf就是數字的,但是如何呢?好教,因為這個東西有標準,數字的麼,告訴你怎麼弄。然而模擬的就是安全邊際,誰來告訴我格雷厄姆在證券分析書裡面有沒有準確定義安全邊際多大算大?有人說當然越大越好,巴菲特有無限現金流他才這麼說的哦。所以他們會有一個按照經驗來的安全邊際,時間火候把握甚好。
技術分析很大程度上是數字的,不過為了準確小編夾一點私貨:標準的技術面分析看圖其實有很多感覺的意義,soros手下那位同志就是結合了基本面,看圖,及宏觀經濟三重經濟才把那基金搞得如此風聲水氣,小編接觸過一些市場成功人士,就是幾萬炒到十位數的人,大多得出的結論是看圖是門藝術,不太能說的很準去。

因此,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們可以看到,模擬比數字來錢,但是呢?數字會摧毀模擬,這是未來的風向,你看現在沒人用膠片了吧。但是數字時代,現在原來賣膠片的利潤已經被削減為0了。當然,即使是數字時代,我們也能明白,大的互聯網公司本身賺錢的地方其實可能大多不數字。。

@葉公好尨 認為數字電器不能靠實體店來銷售,否則毀滅價值,而模擬電器則必須實體店來銷售,否則無法展示。原文為:「所以做digital產品的,就不該把渠道變重;做analog的就不該把渠道變輕。 實體企業,一旦有明星產品,擴張起來很快,copy paste,但就變重了,一旦產品撐不起,就是大包袱」

這個可以用芒格評論巴菲特的一句話來做個小結:沃倫知道什麼技術是可以提高利潤的,什麼技術是會摧毀利潤的。
感謝如下人員給予的貢獻,小編只是摘錄總結,原創為一下人員。。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2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