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超在2005年10月開始做《YOHO!潮流志》這本雜誌時,並沒有想過廣告模式之外的可能性。他的目標只是想為那些追求新潮穿著、喜愛搭配打扮的年輕男性提供關於潮流的資訊,並以此獲得廣告收入。
那時候,「潮」這個詞在國內還是一個意義上類似於時髦的普通形容詞,而「潮人」也還沒有作為一類特定的人群出現。但確實已經有一部分年輕人受日本和香港等地街頭潮流文化影響,開始嘗試個性鮮明的穿衣風格。
他看準了這批最早的潮流群體對於獲取潮流信息的焦慮和飢渴—當時市面上幾乎沒有其他專門介紹潮流的平面媒體,香港的潮流雜誌Milk也還未出版內地版本,他們大多只能從網上獲取零散的潮流資訊。因此他在南京成立了一家叫做新力傳媒的公司,開始製作潮流雜誌。
這種對潮流信息的需求很快被證明確實存在。當《YOHO!潮流志》創刊第一期出現在北京、上海、南京和成都四個城市的報攤時,原本預計10%至30%的實銷率出乎意料地達到了60%。創刊半年後這本雜誌開始獲得廣告收入。
梁超很快又建立一個網站來加速這個媒體品牌的成長。「我們的目標受眾群是年輕人,他們獲取信息的來源都是多元化的,因此也需要有更多媒體形態。」
跳出廣告模式
2006年10月獲得鼎暉創投的天使投資之後,他就開始著手搭建網站。這個2007年5月上線的YOHO網站最初被定位為雜誌內容延伸的資訊平台,並輔有與讀者互動的功能。但後來更多的用戶也開始在這個網站上發佈潮流信息,並且更頻繁地互動起來,YOHO漸漸地變成了一個社區網站。
這時候梁超發現,獲取潮流資訊已經不再是這群人唯一的需求了。
在YOHO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討論如何才能買到他們在雜誌和網站上看到的潮流新品—這些品牌當時在國內只有很少的門店,甚至完全沒有銷售。活躍在YOHO上的潮人們開始希望能有一個便捷的渠道來購買那些令他們眼饞的潮流產品。
梁超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在運營了將近3年的雜誌和網站之後,YOHO已經積累了不少潮流品牌的廣告客戶,這些品牌在完成了前期的市場推廣後本身就在尋找在中國市場展開銷售的機會。
但YOHO當時每年2000萬元左右的廣告和活動收入並不足以支撐其以線下開店的方式銷售潮牌。電子商務也許是更合適的方法。
2004年上線的日本潮牌電商ZOZOTOWN證明了這樣做的可行性。這個專門銷售潮流品牌的電商網站在2007財年(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銷售收入就已達到了86億日元(合人民幣5.26億),並且淨利潤能有12%。
讓梁超更為自信的是,YOHO以媒體的身份已經在兩年內聚集起了一大批潮牌的直接目標消費者—這些讀者對潮流品牌已經有了不錯的認知基礎,清楚自己適合的風格,並且正在表達強烈的購買意願。
而對於這些長期閱讀《YOHO!潮流志》,或是聚集在YOHO社區網站上的消費者來說,如果這個自己每天用來獲取最新潮流資訊的媒體品牌開始做產品銷售,他們會對這個也叫YOHO的電商產生天然的信任,至少會去嘗試在那裡購買那些原本難以買到的潮牌商品。相比於直接起步的電商網站需要通過市場推廣大海撈針般地抓住用戶,YOHO的電商業務可以在起步時就直接從原有的媒體品牌導入一大批顧客。
要跳出媒體產品的廣告模式,嘗試做一個電子商務網站,對於梁超和一直負責雜誌及網站運營的新力傳媒團隊,無論如何都是一件在計劃和視野之外的事情。
2008年6月,看準了用戶需求並拿到鼎暉和貝塔斯曼第二輪融資後,他在YOHO的導航欄上加入了一個叫做「YOHO!有貨」的入口,正式推出了電商業務。這個B2C模式的電商網站以經銷、代銷和聯營的方式引入了近百個潮牌,每個品牌銷售的貨品都經由買手的挑選和配比,之後由YOHO統一倉儲和物流配送。
「但我們甚至不知道一個電子商務團隊的架構應該是怎樣的。」梁超說,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YOHO!有貨」都是依靠一個媒體人主導的團隊在摸索運營。
遭遇瓶頸
在2011年之前,「YOHO!有貨」的電商運營團隊一直屬於yoho.cn網站下的一個部門。這個五六十人規模的團隊被分成三個組,分別負責客服與物流、產品與市場,以及技術。
這是現在負責電商業務的副總裁鈕叢笑在2011年初加入YOHO時看到的現狀。「這完全不像是一個電商公司的樣子。」在這位曾經是噹噹網CTO的電商人的常識中,客服與物流就應該是兩個獨立的團隊,客服負責回覆用戶、處理投訴以及訂單審核等任務,而物流則需要兼顧倉庫管理、及時發貨、送達效率等職責,有完全不同的KPI考核指標。相類似的,負責市場的也應該是一個獨立團隊,系統性地為網站制定推廣策略,而不是和產品買手團隊的職責混在一起。
最初運營的三年,這種缺乏系統性的分工和管理讓「YOHO!有貨」一直都沒有建立起流暢的購買體驗。甚至由於與Yoho.cn社區共用的服務器頻頻宕機,以及訂單審核職責的不明確、庫存數據不對應,最糟的時候訂單發出率只有55%,大量用戶下單後無法收到商品。
更為侷限的是,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只是盯著將原有雜誌和社區的受眾轉化為「YOHO!有貨」的目標顧客群。作為當時市場推廣的主要手段,百度關鍵字的投放都集中在與產品直接相關的品牌詞,以及YOHO本身的品牌上,而對於「潮流」、「潮品」這樣的衍生詞並沒有投放。就像他們最初審視自己做電商的優勢時 想到的那樣,「YOHO!有貨」這個品牌在那些熟悉潮牌的資深潮人中有著天然的吸引力,因此重點也就是要讓這群人在搜索他們鍾愛的品牌時找到「YOHO! 有貨」。
但資深潮人這個群體畢竟規模有限,在2010年「YOHO!有貨」的銷售額達到2500萬時,用戶增長已經出現了瓶頸—這個銷售額規模在現在的淘寶店中也只能說表現平平。
在2011年年中的一次用戶調查中,通過《YOHO!潮流志》知道「YOHO!有貨」的消費者比例高達40%。這並不是一個好兆頭。「如果要依靠 《YOHO!潮流志》的知名度來給『YOHO!有貨』帶客流,除非是雜誌發行量能夠不斷增長。顯然不可能是這種玩法。」鈕叢笑說。
這也是梁超找到鈕叢笑的原因。即使在電商的運營上還十分外行,YOHO的電商收入與廣告收入也已相當。而在2011年前後大批電商興起的背景下,相比於廣告增長的空間,「YOHO!有貨」看起來有更好的前景。
產品是核心競爭力
早期投資人也認為「YOHO!有貨」還有足夠的潛力。「『YOHO!有貨』上一件T恤的單價在100至200元左右,是凡客等普通服飾類電商的數倍,但這裡的消費者出於對設計師和品牌的喜愛,就是願意為這裡的產品支付溢價。並且他們的貨品八成以上都是獨家售賣,沒有價格上的競爭對手。」鼎暉創投執行董事李牧晴說。
鼎暉最初投資YOHO時更多的是好奇為什麼年輕人會願意花10元錢去買一本Catalogue(商品目錄)。而現在,對於潮人們願意以數倍的價格買衣服,他們也同樣看到了YOHO的競爭力。
關鍵是如何把這種支付溢價的意願轉化成銷售額。在拿到祥峰投資的新一輪融資後,梁超開始在零售和電商行業尋找更為專業的人來做「YOHO!有貨」。除了鈕叢笑,他還找來了原卡西歐中國董事總經理丹敏行擔任戰略顧問,以及阿迪達斯三葉草中國區的零售負責人管理品牌合作和推廣。
向電商公司轉型
作為電商業務的負責人,鈕叢笑重新組建了一個150人的團隊,並按照通常電商公司的架構劃分為產品、市場、策劃、物流、客服和技術等幾個部門,為每個部門設立了獨立 的KPI考核指標,理順後台流程。同時,他將「YOHO!有貨」從yoho.cn下獨立出來,註冊了域名,並以銷售為導向進行了全面改版—早期的 「YOHO!有貨」頁面上有大量空間仍與雜誌、社區的內容運營相關,產品展示的效果也沒有足夠的吸引力。
鈕叢笑還重點對「YOHO!有 貨」的市場推廣策略進行重新設計,將原有數千個百度關鍵詞投放增加到65萬個,增強了在媒體和線下活動的曝光率,並在主要的社交網站都建立賬號與消費者互動。「我們在網絡上建立起了一個個磁力體,它們互相呼應,並且可以讓消費者在各處都找到YOHO。」鈕叢笑說,這種市場策略並不需要「燒錢」式的投放,每年的市場費用能夠控制在10%以內,投資回報率為1:8。
通過這種延伸到狹義潮流圈之外的推廣手段,根據雜誌品牌找到「YOHO!有貨」的消費者比例下降到19%,新客比例上升到80%。
原有的產品買手制在規模擴張中也發揮了作用。依靠數據分析,「YOHO!有貨」在從買貨到銷售的環節中將商品的正價銷售率控制在60%以上,剩下的則分批次以八折或五折銷售,這就很好地控制了庫存和毛利率。去年,電商業務實現盈利,並且銷售額達到3億。
「YOHO!有貨」越來越像一家電子商務公司。在鈕叢笑的計劃中,「YOHO!有貨」今年將要實現5億的銷售和5000萬元的盈利,而在2014年銷售 規模將達到12億。「這並不是一個拍腦袋的數字,而是我們根據過去兩年的新客增長規模、重複購買率、客單價等數字測算出來的。」
鈕叢笑稱,在目前200多個進駐的品牌之外,要是「YOHO!有貨」需要引入新的品牌,都會嚴格根據目前的品類和價格帶缺口補充,而不是盲目引進。
他還打算將庫存的控制放到更前端。7月底,「YOHO!有貨」在上海舉辦了一場針對普通消費者的線下品牌預售會,然後根據訂單來生產和進貨,避免庫存和折扣銷售。
YOHO明年還計劃在南京開出第一家實體店,除了將預售的模式常態化,鈕叢笑預計這個店將更多地成為一家品牌體驗店。「實體店是在線下吸引消費者的市場 推廣渠道,這個店將不會直接銷售產品,而是會通過各種科技感和體驗性的互動內容將更多的消費者帶到我們的在線商城中。」
堅持媒體的靈魂
但作為YOHO整個品牌的CEO,梁超並不想讓它成為一家完全的電商公司—雖然目前電商的收入已經佔到總收入的80%,未來可能會達到90%。
集中大部分資源做電商之外,他還從香港的一本知名潮流雜誌Milk引入了團隊,對《YOHO!潮流志》以「Play and Learn」的思路進行改版,並在今年3月推出了女刊。
「媒體的部分一直會是YOHO的靈魂。雖然以後它在我們的業務佔比中會進一步縮小,卻會起到非常關鍵的潮流引領者的作用。」梁超說,他希望保留媒體的觸角來繼續尋找未來潮流生活方式的最新改變,這也許能幫他找到下一個商業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