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權之日,第一件事先交稅!」阿里巴巴的員工都知道,當你要借一大筆錢交稅的時候,多半是你股權激勵變現的錢,可以交購房首付,或是買高配置SUV車。而阿里的中高層,每到獎勵日,更是向屬下大派紅包日。
「在阿里內部(可以說)有一個共識——(現金)獎金是對過去表現的認可, 受限制股份單位計劃則是對未來的預期,是公司認為你將來能做出更大貢獻才授予你的。」談及阿里巴巴集團的股份相關的激勵措施,一位近期從阿里巴巴離職的人士對記者表示。
在阿里巴巴集團的股權結構中,管理層、僱員及其他投資者持股合計佔比超過40%。根據阿里巴巴網絡的招股資料,授予員工及管理層的股權報酬包括了受限制股份單位計劃、購股權計劃和股份獎勵計劃三種,但對外界來說,如何獲得、規模幾何則撲朔迷離。
「員工一般都有(受限制股份單位,簡稱:RSU),每年隨著獎金發放,年終獎或者半年獎都有可能。」上述人士表示,阿里巴巴的員工每年都可以得到至少一份受限制股份單位獎勵,每一份獎勵的具體數量則可能因職位、貢獻的不同而存在差異。
阿里巴巴集團成立以來,曾採用四項股權獎勵計劃授出股權報酬,包括阿里巴巴集團1999年購股權計劃、2004年購股權計劃、2005年購股權計劃及2007年股份獎勵計劃。
上述人士指出,實際上,2007年,阿里巴巴集團旗下B2B業務阿里巴巴網絡在香港上市後,購股權獎勵就越來越少,受限制股份單位計劃逐漸成為一個主要的股權激勵措施。
受限制股份單位計劃:4年分期授予
無論是在曾經上市的阿里巴巴網絡,還是在未上市的阿里巴巴集團,受限制股份單位計劃都是其留住人才的一個重要手段。
「本質上就是(股票)期權。」該人士指出,員工獲得受限制股份單位後,入職滿一年方可行權。而每一份受限制股份單位的發放則是分4年逐步到位,每年授予25%。而由於每年都會伴隨獎金發放新的受限制股份單位獎勵,員工手中所持受限制股份單位的數量會滾動增加。
這種滾動增加的方式,使得阿里巴巴集團的員工手上總會有一部分尚未行權的期權,進而幫助公司留住員工。
阿里巴巴網絡2011年財報顯示,截至當年末,尚未行使的受限制股份單位數量總計約5264萬份,全部為僱員持有。2012年,阿里巴巴網絡進行私有化時,阿里巴巴集團對員工持有的受限制股份單位同樣按照13.5港元/股的價格進行回購。
上述人士介紹,對於已經授予員工但尚未發放到位的受限制股份單位,則是在這部分到期發放時再以13.5港元/股的價格行權。
在整個集團中,除了曾上市的阿里巴巴網絡較為特殊外,其他業務部門員工獲得的受限制股份單位一般是針對集團股的認購權,而在阿里巴巴網絡退市後,新授予的受限制股份單位也都改為集團股的認購權。
「受限制股份單位獎勵和現金獎金獎勵不同。」前述人士解釋,前者反映了公司認為你是否未來還有價值,當年的業績不好可能現金獎勵不多,但如果認為未來價值很大,可能會有較多的受限制股份單位獎勵。他指出,在一些特別的人才保留計劃下,也可能會提前授予,一般來說,每個員工每年都可以得到至少1份受限制股份單位獎勵,有些也可能是2份。
從本質上來看,受限制股份單位和購股權激勵下,員工獲得的都是股票期權,二者的不同之處在於,受限制股份單位的行權價格更低,僅0.01港元。以退市前的阿里巴巴網絡為例,持有其購股權的員工可能會因市價低於行權價而虧損,而對於持有受限制股份單位的員工而言,除非股價跌至0.01港元之下才會「虧損」。
由於未上市,阿里巴巴集團授出的集團股的受限制股份單位並沒有可參考的市場價。前述人士透露,今年的公允價格為15.5美元/股,恰好契合了阿里巴巴集團去年回購雅虎股份時,股權融資部分普通股15.5美元/股的發行價。而近期在IPO消息的影響下,內部交易價格已經漲至每股30美元。
「只有在行權的時候才會知道(公允價格),所有人都適用同一個價格。」該人士介紹,阿里巴巴集團內部有一個專門負責受限制股份單位授予、行權、轉讓等交易的部門——option(期權)小組,受限制股份單位可以在內部轉讓,也可以轉讓給外部第三方,均須向option小組申請,一般而言,option小組對向外部轉讓的申請審核時間更長一些,需要耗時3至6個月。
對於員工而言,持股本身並不會帶來分紅收入,而是在行權時帶來一次性收益。假設一名員工2009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團,獲得2萬股認購權,每股認購價格3美元,到2012年行權時公允價格13美元/股,那麼行權將帶來20萬美元收入。
股權套住併購企業
除了留住員工,受限制股份單位還有另一個重要用途——併購支付手段。
上述人士介紹,阿里巴巴集團的併購交易中,一般現金支付部分不會超過50%,剩餘部分則以阿里巴巴集團的受限制股份單位作為支付手段。
「這部分支付的受限制股份單位是從期權池中拿出來,稀釋一般是一輪(新)投資時。」該人士解釋,每次稀釋後,從中劃出部分作為期權池,用於未來的員工激勵、併購等。
「離職的時候,尚未發放到位的股票期權也會重新回到期權池中。」該人士介紹,由於員工獲得的受限制股份單位會滾動增加,直至離職的時候總會有部分已授予但未發放到位的期權。
一位曾參與阿里巴巴併購項目的人士說,通常阿里併購一家公司協議價是2000萬人民幣,那阿里只會拿出現金600萬元,而1400萬元則以阿里4年受限制股份單位的股權來授予。而這一部分股權激勵,主要是給併購公司的創始人或是原始股東的。據說,這也是馬云併購公司的先決條件之一。
所謂「金手銬」,正是阿里巴巴飛速發展的機制保障之一。當然,據阿里內部人士說,阿里目前有25000名員工,其中中高層在1000名至2000名左右,如果以陸續行權的價格來計算的話,那阿里自成立以來給員工及高管開出的紅利,將是一個天文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