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發現,全國各地的中小企業幾乎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在江浙一帶的企業、廣東珠三角、中西部地區,中小企業資金鏈緊繃,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幾乎均有出現。種種資金鏈緊張但融資無門、融資成本高企等問題在此時更加凸顯,擔保圈危機、票據融資空轉等眾多問題浮出水面。
據悉,李子彬會長的信隨後被批轉至了央行、銀監會、證監會等多個部委。無獨有偶,國務院7月8日也專門下發了《關於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優化社會融資結構,持續加強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金融支持等意見。不過,還有諸多圍繞著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種種癥結未能化解,中小企業能否渡過目前的危機尚難定論。
中小企業處處是錢荒
「我和很多企業家都感覺到危機撲面而來。」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直言。近期,他頻頻遇到來求救的企業家,甚至有企業成天跑到他的辦公室來訴苦:資金鏈緊張,四處求助無門。
在周德文看來,當前溫州地區很多中小企業正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危機,「中小企業融資越來越難,這幾年並沒有得到緩解,我個人認為現在的危機程度反而遠遠超過了2011年。」
從目前的狀況來看,企業家「跑路」的情況尚未頻頻見諸報端,但周德文透露,當地中小企業破產的情況卻並不是沒有發生,而是沒有像金融危機爆發時受到輿論那樣高的關注度。
去年年底的數字顯示,溫州地區規模以上企業同比2011年,出現停產、減產情況的企業高達60%,更不用說其他中小企業的情況。而周德文相信接下來的4個月中可能會出現嚴重的破產、「跑路」潮。
「過完年之後,明顯感覺到路上的豪車少了很多,不少老闆手裡沒錢了,將豪車送到二手車行變賣,折扣力度非常大。」這是胡軍近期觀察到的現象。胡軍是土生土長的溫州人,他今年以來感受到溫州較大的另一變化是,當地的房價下跌了很多。「在一個相對偏城區的地方,2011年的房價最高到過4萬多,而現在只有1.4萬元左右。」
和這些反常跡象同時出現的是眾多中小企業當前的資金困境。它們能夠獲得短期流動資金支持的渠道非常有限。
東莞易碧奇五金製品實業公司老闆李興文表示,公司過去每個月五金製品的出貨量能夠達到300萬元以上,但由於流動資金不足,現在每月的出貨量。只能勉強達到產能的50%左右。
對於資金來源,李興文表示,廠房是租來的,財產方面只有不值錢的生產設備,因此基本上沒有得到過商業銀行貸款,在資金周轉最困難的時候,一般都是尋求朋友的幫助,實在走投無路只好去找小額貸款公司,但成本太高。
李興文認為,儘管總體出口形勢嚴峻,但感覺市場仍然有需求。「現在最大的制約就是流動資金不足,如果這方面的制約能夠解除,估計很多中小企業的產能和銷售額都能提高30%至40%,資金緊張是現在整個珠三角中小企業最大的問題。」李興文說。
來自廣東省中小企業局的信息顯示:目前廣東省中小企業數量80多萬個,位居全國第二。而此前廣東省金融辦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最近3年曾經向銀行申請過貸款的中小企業約佔60%,企業所獲資金主要是用於企業的長遠發展和滿足擴大再生產的需要,其中59.1%的中小企業用於擴大生產,用於維持正常生產和更新技術的僅佔23.4%和13.6%。
按企業銷售額增速分類,中速增長(年增長率20%-50%)和高速增長(年增長率大於50%)的中小企業中,用於擴大生產的比例更高,分別為71.4%和60.24%。這些數據說明,中小企業尤其是優質中小企業對資金需求十分強烈,資金問題已經成為制約中小企業成長發展的關鍵因素。
銀企關係成「水煮魚」
前不久,為化解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溫州市曾組織了一次「銀企座談會」,溫州當地26家銀行代表悉數到場,當著市委書記、市長的面,眾多中小企業主一邊倒地聲討銀行,一位參會人士稱「座談會變成了企業家對銀行的聲討會」。
有企業家在會上說,銀行和企業應該是「魚水關係」,銀行應該支持企業發展,放水養魚,但實際上現在的兩者變成了「水煮魚」的關係,很多企業認為銀行將企業逼上了絕路。
而周德文認為,目前溫州銀企關係到達到了最為惡劣的時期。「銀行為了回籠資金,騙取一些企業說可以先還貸了再繼續貸款,但企業一還完貸,銀行就以各種理由不再貸款,這種抽貸、壓貸的現象非常嚴重。正是這些原因,很多溫州企業現在已經不還銀行利息了。銀行在這種狀況下不僅沒有支持企業渡過難關,反而大規模地抽貸、壓貸,使得企業的資金鏈更加緊張,這很有可能成為壓倒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周德文說。
溫州的莊吉集團就是典型案例,因為銀行抽走貸款,現在莊吉集團已經頻臨破產邊緣了。自2011年起,銀行對莊吉抽貸達1.07億元,儘管尚未扯斷公司資金鏈,但已嚴重影響正常的生產經營和銀行還貸周轉。
廣東省社科院競爭力評估研究中心主任丁力博士對經濟觀察報說,長期以來,中央和地方政府儘管叫得很響,但中小企業貸款難融資難的情況改善卻很有限。原因在於體制,國企是親生兒子,當然得到諸多關照。
前述廣東省金融辦的相關調研就顯示,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條件過於苛刻,絕大多數中小企業根本無法或很難達到現有金融機構信用貸款的評級要求,很難提供符合金融機構規定的抵押物種類或足額抵押物,在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還存在抵押物折價過低且貸款數量少的問題。
「在這樣的融資環境下,中小企業貸款難是必然現象,而當出現金融危機或者資金緊張的時候,中小企業一定先受傷,並且傷害最大。」丁力稱。
事實上,作為佔據中國金融體系最多資源的銀行系統,在面對中小企業資金危機時,也有來自自身的諸多苦衷。
溫州一當地股份制商業銀行辦公室主任告訴經濟觀察報,近兩個月企業到底倒閉數量很難統計,從政府統計口徑來看,企業倒閉要按照註銷清算掉的來算,但事實上有很多企業實際已經破產,業務也已經進入停滯狀態,這樣的企業屬於僵死,但並不納入統計範圍。「這樣的企業就很多,並不是最近才集中出現。」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僵死」企業中,有些正通過關係人代持來轉移資產,將公司實質資源實現「金蟬脫殼」而逃逸原有債務。
「近年大環境的階段性惡化我們感受非常明顯,首先是單個企業資金鏈出問題,進而互保圈出現系統性風險,而從信用體系的角度來講,首先是企業因資不抵債的被動信用喪失,而現在企業主身上則批量暴露出了道德風險。」
鋼貿企業出現的信貸危機,甚至已經頻頻出現的鋼貿企業破產、「跑路」潮,現在正讓商業銀行們感到深受其害。
經濟觀察報獲得的一份資料顯示,截至6月9日,在上海各級法院開庭審理的針對鋼貿商的金融借款等糾紛近600起,其中北京銀行、光大銀行、工商銀行等各佔數十起。有銀行人士稱,已經將壞賬處理中心放在上海,因為壞賬主要構成來自於華東地區的鋼貿。
互保、聯保危機
而比起中小企業目前難以從銀行體係獲得足夠的信貸支持,曾經在中小企業群體中廣泛存在的互保、聯保現象,則有可能暴露出更多風險,讓中小企業資金鏈斷裂從單個波及到更大面積。
許多中小企業曾經依靠這種模式成功獲得過銀行貸款解決企業資金周轉問題,但問題是,互保、聯保模式最大的風險在於它是環環相扣的,一環斷,環環斷。一家企業出事,很有可能影響與它相關聯的一系列互保企業。在實體經濟陷入困境後,中小企業經營受到影響,出事企業逐漸增多,這也使得互保、聯保圈中的其他企業受到了「連坐」的影響,更多企業的資金鏈受到影響。除此之外,大量的企業由於「互保」,加大了「或有負債率」,在其他融資渠道方面,也陷入了被動。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只要是在銀行融資的企業,90%都參與互保、聯保,且平均每家企業的互保、聯保單位都有5至7家。在銀行信貸趨緊、企業信用危機蔓延的背景下,許多願意加入到互保關係中的企業打起了退堂鼓。
王先生是浙江一家業績良好的鞋材市場企業負責人,這家公司正是某個龐大的互保關係中的一員,曲折輾轉,遙遠的擔保關係使其捲入了某擔保圈的危機。
王先生的公司有5億元的貸款,99%採取了互保的形式,因此與多個企業建立了互保關係。其中為A公司擔保了1億元,為B公司擔保了5000萬元,不幸的是,這兩個公司在去年倒閉停產。
據瞭解,保證貸款一般由企業之間對等承擔,簡稱為「互保」。而聯保貸款則是指3家或3家以上中小企業,自願組成擔保聯合體,其中某一家企業向銀行申請貸款後,聯保體所有成員都需承擔還款連帶責任。
銀行也鼓勵中小企業參與互保聯保,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銀行的風險。然而,當經濟運行的外部環境風向掉轉,銀行抽貸頻頻,參與互保、聯保的諸多企業都因「連坐」陷入泥沼。
「2012年年初,問題企業就倒閉了,老闆跑路,我親眼所見A公司老闆苦撐了半年,最後實在沒有辦法了。銀行起訴,法院封帳,企業倒閉。」王先生說,B企業也同樣是如此。
危機就這樣如多米諾骨牌一樣傳到了王先生這裡。
去年整個下半年,王先生一直在處理擔保債務中度過,四處籌款,總算堵上了這些錢,用他的話說他「幾乎沒睡過一個安穩覺。
前幾年互保貸款的風險被嚴重忽視,溫州相當多的企業從銀行貸款後都投到了房地產和礦業等當時行情比較火爆的行業,短貸長投明顯增多。因此隨著國家宏觀調控的實施和貨幣政策的收緊,很多企業的生產經營都出現了問題。而房地產市場的降溫,也導致企業的可抵押資產大幅縮水,因此銀行對企業的追加貸款也就大幅縮水,這又再度加大了企業資金鏈的緊張程度。
另一個被提及的原因就是4萬億刺激政策。「4萬億投下來,那段時間銀行銀根放鬆,很多企業過度投資,或者過度投機,現在大的貨幣環境一變化,造成資金困難甚至破產。」溫州另一位企業家李先生稱。
在國內外經濟形勢雙重壓力下,互保、聯保開始成為籠罩在很多中小企業頭上的陰霾,許多企業為了避免再次陷入到互保怪圈中,選擇了「逃離」。
「現在,溫州的企業老闆也都變得謹慎起來,做企業互保、擔保的越來越少。所以像我一樣,過年過節都『逃離』溫州的人很多。」李先生笑著說,今年春節和五一假期,他都選擇了「逃離」溫州,春節去了美國,五一則呆在了北京。事實上,除了互保、聯保這些曾經常見的融資方式難以繼續操作外,其他一些曾經對中小企業適用的融資方式也同樣暴露出了風險。
溫州一家籌備上市的企業高管對經濟觀察報說,當前其實銀行很多錢都沒有進入實體經濟,流通得更多的是票據。「比起企業融資難,可能三角債是一個更嚴重的問題,一旦爆發的話波及面會非常大。現在銀行很少拿錢出來,都是以票據的形式。這就導致了企業手頭也沒有現金,拿著票據你給我,我給他,形成三角債,相互拖欠著,都是一些紙面財富。而且銀行發行的票據大多時間不長,有效期大多在一個月左右。票據在企業間不停流轉,有的企業拿到票據後,甚至只有一兩天就要到期了。但即使這樣,銀行也不給兌換,只是換成新的票據。」這種情況也導致有些企業雖然不算缺錢,但手裡只有一堆票據,而沒有現金,完全無法購買產品,支付工資。這樣的情況,在全國各地都很普遍。
「從我們監管部門的角度來講,銀行承兌匯票的設計主要是為了便於企業結算,但後來卻成為了企業的變相融資手段。銀行也在這當中收取保證金,增加中間業務收入。」溫州央行系統一人士向經濟觀察報表示,「一般企業開具銀行承兌匯票需要出具增值稅發票,原來這一塊銀行都比較寬鬆,只需要提供增值稅發票的複印件就可以,所以一張增值稅發票往往複印多次,在幾家銀行都能開出來。現在這種事情幾乎已經不可能了。所以票據現在管得緊短期內肯定會對企業的資金流帶來影響,但是長期來看也能把這種信用過度的水分擠出來,也是好事。
中小企業們的求助
在資金鏈斷裂危機襲來之時,中小企業們只能將求助的眼光轉向了政府。
去年年底,莊吉集團便以公司紅頭文件形式,向溫州市主要領導遞交《緊急報告》稱,近期船東棄船、銀行抽貸、互保企業信任危機,三者疊加將集團推向窘境,呼籲得到政府的幫助和扶持。
事實上,包括溫州在內的多個地方政府也已逐漸出面協調銀行和企業,希望能夠幫助企業克服眼前的危機,要求銀行不能夠抽貸壓貸。但在業內人士眼裡,對商業銀行的這種行政性命令並不能完全化解當前的普遍性危機。
廣東省政府金融服務辦公室副主任葉穗生表示,對中小企業的支持方面現在主要靠小額貸款公司,但由於小額貸款公司的規模總體上還不夠大,因此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很有限。為了儘可能滿足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擴大融資規模,只有不斷增加和壯大小額貸款公司,擴大其規模。
李子彬也表示,正是當前特殊的宏觀經濟形勢使中小企業的生存壓力更大,凸顯瞭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緊迫性,這成為了他向國務院反映該問題的初衷。
中小企業協會一位人士稱,」今年上半年,李子彬等中小企業協會相關人士帶隊到十餘個省市調研,和當地政府主管部門、企業進行了座談,瞭解中小企業當前的生存狀況。
上述人士表示,現在中小企業共有1400萬家,大概其中有10%的中小企業能夠從銀行等金融體係獲得融資,這些獲得融資的中小企業已經出現「融資難、融資成本高」,而其餘90%連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大門都進不了,更不用說「難、貴」的問題。
值得一提是,稅負問題同樣也是影響中小企業資金鏈的另一個因素。「一般一個企業在業務發展和擴張時期都需要外部資金支持,中小企業當前對資金短缺的原因,除了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導致營收下降,資金鏈緊張外,高額稅費也是導致中小企業資金緊張的又一原因,有統計數據顯示,中小企業的稅費成本竟然高達到了其營收50%以上。」上述中小企業協會人士稱。
李子彬認為,稅負較重的問題雖一直在中小企業中存在,但這個問題在今年更加明顯,特別是今年地方政府的稅收整體增速減緩,因而加大了非稅收收入,許多地方政府的非稅收入大幅增加。今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有些地方的稅收收入只增加了10%左右,但是非稅收入卻增加了30%以上,以前的一些費用減免政策不再執行了,這些都轉移到了中小企業的稅負成本之上。
在稅負成本加大的背景下,中小企業的資金鏈顯得更加緊繃。然而,來自金融體系積累的問題也在此時開始顯露,實體經濟難以得到資金支持的問題也在今年凸顯得格外嚴重,因而中小企業亟需補血。
李子彬向國務院提出的建議則包括了繼續轉變銀行的機制,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金融資源支持;發行小型金融機構,包括村鎮銀行、社區銀行等;允許更多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體系;規範發展包括證券市場、PE/VC市場、產權交易市場、金融租賃市場等在內資本市場。
據悉,這封信隨後被批覆給了央行、銀監會、證監會等多個部委負責人研究。
無獨有偶的是,7月8日,國務院也專門下發了《關於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優化社會融資結構,持續加強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金融支持等意見。「我們現在只是看到了一絲曙光。」溫州一位中小企業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