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RealBlog - Feed - 湯財文庫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29

難在洞悉 一隻花蛤

$
0
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9b8db20102dzfg.html
有人要尋找「偉大」的公司?這是一個不錯的想法。只是「偉大」的公司可能只有在事後才知道哪個公司是偉大的,因此未免讓人沮喪。彼得·林奇很早就有這樣的論斷,「偉大的股票永遠是意外。這是毫無疑問的。如果有誰在買入沃爾瑪的時候就知道他可以賺500倍,那麼我覺得他是外星人。你永遠不可能在事前知道誰是偉大的公司。」

   在現代商業史中,惠普公司的故事很有意思,非常值得我們研究。因為惠普公司曾經歷過偉大的時刻,也經歷過不那麼偉大的時刻,可以詮釋彼得·林奇的投資思想。

    惠普在商業史上擁有一個非常有名的開端。1934年,剛從斯坦福大學電氣工程系畢業的戴維·普克和比爾·惠利去科羅拉多山脈進行了一次為期兩週的垂釣野外露營。由於彼此對很多事情的看法一致,結成了一對摯友。此後,比爾在斯坦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繼續研究生學業,而戴維則在通用電氣公司找到一份工作。受斯坦福大學教授及導師FredTerman的鼓勵和支持,二人決定開辦公司並自己經營。1938年,戴維夫婦遷居至加利福尼亞州帕羅奧多市艾迪森大街376號。比爾·休利特就在這棟房子後面租了一間小屋。比爾和戴維用538美元作為流動資金,並利用業餘時間在車庫裡開展工作。

   比爾利用其研究課題負反饋研製成功了惠普第一台產品:阻容式聲頻振盪器(HP200A),這是一種用於測試音響設備的電子儀器。這款產品的價格為54.4美元。後來迪斯尼電影公司訂購了8台振盪器(HP200B)用於製作電影《幻想曲》。此後,惠普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由於合夥企業的產品即在工程界和科學界中大受歡迎。比爾和戴維與銷售代理簽約,以將其暢銷產品向整個美國市場上投放。二戰爆發後,美國政府對電子儀器的訂單似雪片般越舞越多。惠普新產品不斷增加。1943年,惠普因開發出信號發生儀及雷達干擾儀,從而進入微波技術領域。惠普因其成套系列的微波測試產品而被公認為信號發生器行業的領先者。

   在20世紀50年代,惠普進入了其增長和成熟期階段,公司掌握了很多電子「新興」技術並瞭解到其成長的內部動因。但是50年代卻是經濟低迷的時期,由於訂單數量下降,公司不得不解僱一些員工。普克覺得這段經歷令人非常痛苦。而「如何」成長和公司增長「多少」同樣讓人爭論不休。就在這時,惠普制定了公司發展目標,這一目標後來成為其獨特管理哲學的基礎。惠普自此走向一條全球化經營管理的道路。結果就是,從50年代到70年代,惠普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有創造力的公司了。在那段時間裡,惠普生產了一大批極具里程碑式的產品,其中包括了原子鐘、科學計算器等。一位非常著名的商業作家宣稱,那個年代的惠普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公司」。

   20世紀70年代末,戴維·普克和比爾·惠利退休了。雖然惠普迅速發展了將近40年,可是他們的繼任者卻遭遇了越來越多的困擾。到1990年,惠普的銷售額和利潤都出現了停滯的現象。惠普開始了「強勢回歸」的階段。連惠普的員工也明顯地感覺到公司迷失了方向。於是戴維·普克和比爾·惠利又被重新請回公司。到他們再次離開惠普時,公司又復活了,成為財富榜上發展最快的50家公司之一,似乎又成了「最偉大的公司」。但是故事還沒有結束。在接下來的15年裡,惠普更換過許多首席執行官,有兩任是公司內部產生的,第三任是僱用來的「超級巨星」,可是他們中的任何人都沒有使惠普重振昔日的輝煌。

   現在的惠普和普克時期的惠普一樣具有創造力嗎?當然不是。但是至少現在的惠普同樣成功。2007年,惠普成為史上第一個年收入突破1000億美元的IT公司。2009年超過戴爾公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製造商,同時還是噴墨、大型激光打印機以及其他打印機市場中的領頭羊。同時惠普還在IT服務商中排名第二,是世界上第六大軟件公司,是美國「最環保」的大型公司。惠普曾經迷失了前進的方向,並且經歷了垂死掙扎。但是最近5年又轉變為一個富有活力的成功公司。惠普的故事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理想的公司模型,也沒有一套完美的永恆的成功理論。

   未來惠普會怎樣,我不知道。但是惠普確實曾經偉大過,也確實曾經不那麼偉大過。蘋果也曾經偉大了一陣子,可是最近似乎就不那麼偉大了。雅芳過去曾經也很偉大,但後來卻很悲慘,15年裡股價從160美元跌到35美元。因此彼得·林奇先生告誡我們,當你聽到「這是下一個偉大的公司」的時候,趕緊試著中斷你的思維不要聽後面的話,因為後面的話將永遠是激動人心的。下一個偉大的公司更是永遠都沒有成功過。下一個玩具反斗城沒有成功,下一個家德寶沒有成功,下一個施樂沒有成功——施樂自己做的也不是很好,下一個麥當勞等等都失敗了——要「偉大」實在不容易。

   很顯然,假設有人能夠在洞悉像惠普那樣的「偉大」的基因,乘著它不那麼偉大的時刻買進,一直持有到它很偉大的時刻將其賣出,那麼肯定是一筆很好的投資。但是,假設有人乘著它很偉大的時刻買進,一旦它顯得不那麼偉大的時刻,那麼肯定是一筆很差的投資。難就難在我們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變得偉大或繼續偉大下去。彼得·林奇說得對,你永遠不可能在事前知道誰是偉大的公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29

Trending Articles